前言
Eddie 前前後後,已經換了很多木吉他拾音器,Dazzo、老齊二代 MF-02、Sunrise、K&K pure mini、Double X2、Gida&DF Krova、SoundHunter 等等,加上 Eddie 現在有做燈光音響技師的工作經驗,看過超多種木吉他拾音器,想對木吉他拾音器發表一些觀察心得。
拾音器種類與輸出阻抗
以下寫的都是「被動式」拾音器,也就是沒有內建前級(不用裝電池)的拾音器;
主動式會內建前級,阻抗會改變。
另外,容我列入麥克風,雖然他不是拾音器,也需要供電驅動,這是為了文章完整性。
阻抗範圍僅供參考,一定有拾音器會是特例,Eddie 不可能知道所有的小眾拾音器。
類型 | 發聲原理 | 阻抗範圍 |
---|---|---|
響孔式 | 線圈磁性感應原理 | 2kΩ~20kΩ |
下弦枕 | 壓電原理 | 1MΩ~5MΩ |
貼片式 | 壓電原理 | 5MΩ~20MΩ |
麥克風 | 看電容還是動圈 | <600Ω |
先列出阻抗,大概知道響孔是千,壓電類是百萬級別即可。數字越大,越難驅動發出完整音色。
怕你睡著,先講結論
選擇麥克風
小場合、人數不多、不用放伴奏、喇叭總音量不大等情況,選擇「麥克風」。
因為電容麥很會 Feedback,基本上很難推大聲,在大場合使用,音控老師會幫你 Low Cut 以避免 Feedback,那個音色就不會好了。
但,安靜的古典吉他表演是例外,環境是安靜的大場合,演奏家們甚至不用自行處理任何收音設備,完全交由音響人員處理,音響公司高機率都是用電容麥克風處理的。
選擇響孔式,不用壓電式
大場合、要放伴奏、跟很多人合奏、喇叭總音量很大等情況,選擇「響孔式」。
「響孔式」的阻抗相對壓電原理的「下弦枕」、「貼片」都低,很多 PA 公司使用的是通用型的 DI,裡面的阻抗轉換可能推不動超高阻抗的壓電拾音器。
響孔拾音器,其實就是電吉他的雙線圈拾音器,所以在電吉他界是已經很成熟的產品了。
不想花心力處理器材,別選壓電
選壓電,你會花很多心力處理問題,而不是練習吉他。
講完結論了,繼續深澀話題XD
壓電
壓電原理的拾音器,非常吃安裝人員的技術,不要認為樂器行有賣,他們就會安裝,他們只是會把拾音器放到吉他裡面,並且成功發出聲音,不代表有安裝成功。
壓電的原理,是透過壓力變化來拾音,音色、阻抗也會隨壓力而有不同。在特定頻率、特定壓力下,阻抗可能高達 2000 萬,請問哪一顆 DI 有辦法推動這天龍國價位的阻抗?(當然,這是極端例子)
下弦枕拾音器
依靠弦的張力,把拾音器壓在下弦枕下方,曾經遇過不管怎麼調整,某一弦就是比較小聲,店家也處理不好,原因就是受力不平均。
而且,不同套吉他弦,都會有些張力上的區別,很可能你換一套弦,拾音器音量、音色就變了;也有可能換弦的時候動到下弦枕,導致設定跑掉。
最主要是,下弦枕音色不夠像木吉他原聲,通常音色都滿電的,所以 Eddie 不推薦,但早期的英語流行老歌,常常出現下弦枕的音色,所以音色這部份就見仁見智了。
貼片拾音器
你知道,要貼在哪裡聲音會最好嗎?
你不知道,安裝人員可能也不知道,它們只會按照官方的建議位置來安裝,但是每一把吉他的共鳴都不一樣,所以適合貼的位置也都不一樣。
還記得「壓力不同,音色、阻抗會不同」嗎?
Eddie 的某組貼片拾音器,當時常常覺得音色鬆散不集中,音色時好時壞,我偶然發現只要我手伸進去貼片用力按一按,音色就會好一陣子。(能發現這種奇怪的事情,由此可見 Eddie 花很多時間在處理各種問題,而不是練習吉他)
壓一壓貼片就會變好原因是,安裝店家使用鬆散的泡綿膠來黏,所以壓力不穩定,音色與阻抗也就不穩定。
「最穩定的方式是用快乾,完全不會有壓力變化的可能。」
但是,一般的電員,很可能不敢對你那好幾萬的樂器冒風險,他們可不想因為失誤賠錢,畢竟一個月才領多少錢而已,萬一黏下去你不滿意,那他們就慘了,所以會選擇低風險但會壓力不穩定的雙面膠與泡綿膠。
所以,貼片會極度考驗安裝人員的能力,真要安裝,一定要找到能信任的技師。
拾音器明智未開
木吉他拾音器在世界範圍,還算是開發中而已,還沒有完美的收音方式;即使有完美收音裝置,也非常吃技師的安裝能力,而厲害的技師要怎麼找?賣你拾音器的樂器行不會幫你介紹阿!
後記
還有主動式拾音器(為什麼有些很難聽)的故事,就要等下篇了。
這些文章放在個人網站而非吉他島嶼官網,是因為內文有些地方,可能會「太有個人想法」、「不夠中立」,用字也比較「直接」,可能不適合放在官網。
>>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