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遇 Dazzo
早期認識 Eddie 應該知道,我是極度推崇 Dazzo 拾音器的人,那時候裝了「單貼片」的版本在前女友的 Takamine 全「合板」的初階吉他上面,只要配上推得動的木吉他前級,聲音飽滿到不可置信!
我用那把吉他演出大概三年,我甚至都沒有想要拿去裝第二組拾音器,來讓 Takamine 變成雙系統,就知道我有多滿意了!Dazzo 貼片單系統本身就超好用的阿!
再次安裝 Dazzo
有鑑於分手後沒有 Takamine 吉他可以用,不開玩笑,分手後第一件事情是把 Maestro 吉他拿去裝 Dazzo 拾音器XD
這次選擇「雙貼片的版本」。
安裝好後,回家一測試,60 Hz 底噪大聲到跟弦聲一樣大,妥妥地,這絕對是接地有問題,我馬上拿回去給店家說明情況。
過了幾天通知我處理好了,我這次直接帶著我的 PA 系統過去!
接上導線,開啟軌道!「嗡~~~~」
60HZ 的聲音,在我聽來彷彿像是嘲笑聲:「哈哈,你浪費了 1 萬塊喔~」
店家說明
「這一款拾音器,本身底噪就是比較大,是正常的,建議掛 Noise Gate 喔」
我聽完心都涼了,我心裡清楚知道,這是不給退貨、也不會再處理的意思。
後來這組拾音器就一直被黏在吉他上面被我遺忘了。
尋求代理商幫助
當時,有向代理商說明情況,詢問能如何處理,代理商表示,可以直接到高雄去找他處理,也不會收費!
非常感謝負責任的代理商!而且最初 Takamine 就是由代理商幫我安裝的,聲音就非常讚,也沒有任何問題!
但是我馬上要演出了,實在趕不及高雄來回。隨後代理商介紹了一名有維修過 Dazzo 的北部技師給我(技師不是配合的維修技師,純屬是我在北部,所以才就近介紹)。
技師說:「Dazzo 良率確實不高,每個 Dazzo 貼片之間,也都裁切的不完全一樣大,導致聲音也都有差,你前一個是中了頭獎拿到好貨。」
「那,現在怎麼處理呢?拿給你修?」
「建議不要修了,直接換別顆更省事。」
我絕望地掛斷了電話,最後用了另一隻吉他做演出,而 Dazzo 就靜靜的躺在 Maestro 裡面被我遺忘了。
拆下 Dazzo
事隔多年,終於想到要把 Dazzo 從吉他裡面拿出來了。
我只用單個貼片重新焊接,再次測試,60HZ 底噪真的是爆幹大聲,也證明了店家焊接 Phone Jack 的部份「應該」是沒問題的,確實是拾音器本身有問題。
註:會說應該是因為,焊接點有虛焊的問題,也就是雖然電路有通,但銲錫沒有咬住兩端,稍微用力拉一下就掉了。
拆開 Dazzo(不小心)
輕輕撫摸了一下表面,蓋子就突然掉下來了。
「靠,根本沒黏好阿!」
映入眼簾的畫面更可怕,膠水塗得亂七八遭。
更:據說膠水塗得厚厚一層,是為了防止被抄襲!
但個人覺得可以塗好看一點,雖然正常它是不會被打開供人端詳的。
焊接點的部份,中間還有兩個洞?
雖然我不會製作拾音器,但是我會焊接訊號線,我很確定這就是焊接點有問題。
Dazzo 拾音器,誰愛用誰用!
後記
這篇文章可能會得罪許多人,包含安裝的店家、代理商、Dazzo 品牌、Dazzo 製作技師/工廠,如果看完有覺得不舒服先跟你們道歉。
Eddie 也只是將當時的安裝過程記錄下來,而我也確實花了錢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東西。
Eddie 作為 Dazzo 的愛好者,早期只要有人來問拾音器買什麼,我都是大力推崇 Dazzo,推到朋友都以為我有抽成。
如今良率、做工不如從前,我更有義務告訴被我推薦過的所有人,Eddie 「現在」不建議購買 Dazzo。(至少現在,以後可能會變好,我還是會推,想念前女友的吉他了)
>>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