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2023 年時,有做過胃鏡檢查,結果是 3 級發炎,醫師當時給了很多建議,例如「不要吃太辣、太飽」等等的,一般人覺得是「常識」的問題,而 Eddie 也沒放在心上,所以就沒有做什麼改變。
備註:後來上網查到的分級方式都是用 ABCD,推測當時醫師說的是 C 級。(但不確定)
Eddie 的飲食壞習慣
長期以來,Eddie 吃飯的速度非常之快,以前在社團時,學妹吃了半顆水餃,我已經把十顆吃完了。
然而,因爲很不喜歡有剩飯,覺得要處理廚餘很麻煩,因此即使已經很飽了,還是常常硬把食物吃光,包含湯。
無法控制的「情緒性進食」,發現自己在有壓力的情況下,會想一直吃東西,而且已經很撐了,嘴巴卻停不下來。
改變
其實,Eddie 已經嘗試改變這些壞習慣很多次了,畢竟每次吃太快、太撐,肚子會很不舒服,常常等個 2 天才恢復,總是重蹈覆轍,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。
AI 的幫助
最近一次,是 2025 的 3 月初,又不小心吃得太撐了,我大概三天沒吃東西才結束不舒服的感受。
對話
「我覺得肚子很撐很不舒服,但是我好想吃東西,怎麼辦?」
「我現在 2 天沒吃東西了,但是肚子感覺還非常撐,也沒有排便,又很想吃東西,怎麼辦?」
「第三天了,應該可以吃點東西了,我買土司來吃可以嗎?」
「吃了一片,有衝動想繼續吃,可以嗎?第五片吃完了,可以吃第六片嗎?」
以上,看起來非常病態、歇斯底里吧?
Eddie 因爲腸胃長期發炎,大腦爲了保護胃,因此「感到餓的能力」幾乎沒有,這 5~6 年來,都是到點了,提醒自己要吃飯,所以真的沒辦法判斷當下「到底能不能吃」。
AI 會有各種引導:
「喝杯溫水等待 15 分,看還會不會想要吃」
「這次只能吃半片吐司,而且一口必須咬 60 下,結束之後即使很想吃,先等待 15 分鐘後再說。」
餓了?
於是,這半個月以來,初期都得經過「AI 的判斷」,在我確認自己真的餓了之後,我才會進食。
到了 4 月初,我開始能微微的感受到餓了。
而我也會強迫自己,要吃得夠慢,目前是利用動漫 23 分鐘的時間,來對應我的吃飯速度,時間軸跟我碗裡的飯消失速度是一樣的。
變化
大概有 4~5 年的時間,糞便完全不會成形(泥巴狀),今天(15)終於看到正常的糞便了!
從小,Eddie 刷牙時,只要碰到舌頭就會乾嘔,甚至有時候只是舌頭碰到牙膏就會,沒想到這個問題目前已經沒有了,還不確定是不是有關係。
所以 Eddie 猜測,如果平時莫名會因爲各種刺激而乾嘔的話,可能是因爲腸胃的問題。
雖然還是好幾度會想要亂吃、快吃、吃很多、情緒性進食,有一樣困擾的人,我們一起加油改變!
>> Home